半岛官方体育军事思念论文范文
半岛官方体育半岛官方体育半岛官方体育萧劲光(1903-1989)是新中国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海军的缔造者。在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萧劲光将个人的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萧劲光的军事思想和实践,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党和军队的宝贵财富,值得深入研究探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史研究得到全面复苏和发展,党史军史人物研究进入繁荣时期,原始资料的整理和挖掘取得重大进展,一大批重要历史人物的文集、传记等相继出版。对萧劲光同志的研究,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八九十年代,萧劲光研究主要以相关的资料搜集、整理为主,相继出版了一批传记、回忆录和纪念文集等。进入21世纪,萧劲光研究达到一个高潮,大量的作品纷纷涌现。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对萧劲光的革命生涯和军事思想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是进一步研究萧劲光生平和军事思想的重要学术资源。
萧劲光长期担任我军的重要领导职务,我党自成立以来到改革开放期间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他大都亲身经历过,所以他的生平经历也成了学术界较为关注的一个线年来国内对萧劲光生平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出版。20世纪80年代先后出版了《萧劲光回忆录》和《萧劲光回忆录(续集)》,这两本回忆录是由萧劲光同志生前亲自参与编写审定的,是研究萧劲光的第一手资料。此外,海军司令部专门组织人员,对萧劲光生前的有关军事方面的论著、讲稿进行整理,编撰出版了《萧劲光军事文选》,是研究萧劲光军事思想的重要资料。这两种资料以及其他一些档案资料的公开,为进一步研究萧劲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产生了一批传记、纪念文集。编写传记是人物研究的重要方面,关于萧劲光的传记主要包括:张炜、俊岐的《萧劲光大将》,胡学庆、孙国的《大将萧劲光》,李庆山的《开国大将萧劲光》,王晓建主编的《开国大将》,张洋的《萧劲光大将》和《萧劲光大将画传》,吴殿卿主编的《萧劲光传》和《在关怀下成长起来的萧劲光大将》等。此外,在其他一些军事著作中,也有关于萧劲光生平的记录,如《中国人民将帅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36位军事家》等。其中,吴殿卿所编的《萧劲光传》一书,对萧劲光的军事革命生涯进行了较为详细和系统的解析,对萧劲光的军事思想做了梳理,并附有大量珍贵史料和萧劲光生平大事年表,对研究萧劲光生平和军事思想有较大参考价值。
纪念类作品方面,主要是王祖尧等主编的《一代元戎》,该文集收录了相关纪念文章57篇,从不同角度回顾了萧劲光在革命年代南征北战、在海军建设时期呕心沥血的光辉人生,既是从不同侧面反映萧劲光的思想、品质和作风,也为深入研究萧劲光提供了重要的佐证材料。此外,在萧劲光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军委郭副主席发表了《一代名将,百世楷模——纪念萧劲光诞辰一百周年讲话》一文,全面介绍了萧劲光的光辉一生和历史贡献,深切缅怀这位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革命前辈。这些年还陆续发表了一些采访萧劲光子女的访谈录,从亲属的视角再现萧劲光的风采,也是研究萧劲光的一个重大进步。
三是产生了数量众多的论文。萧劲光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较大进展,除了有一批质量较高的传记问世,大量论文的发表也是一个重要体现。虽然这些论文大多是考察萧劲光生平经历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但这同时也是从侧面印证党史军史相关事件的重要佐证材料,无论是对萧劲光个人研究还是对整个党史军史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这些论文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关于萧劲光历史经历的研究。如杜玉臻的《萧劲光两度留学苏联始末》,主要介绍了萧劲光赴苏联留学的前因后果;马宏骄的《萧劲光与李德的斗争》,主要论述了萧劲光与李德等人的“左”倾错误作斗争,并因此遭受了不公正待遇;黎善坤的《、连整萧劲光》,主要记述了萧劲光在期间遭受和“”迫害的情况。二是关于萧劲光军事活动的研究。如周鲍的《首任海军司令员萧劲光:筚路蓝缕建海军》,则主要体现萧劲光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筹建海军;李柱江的《萧劲光在延安的战斗岁月》,主要介绍萧劲光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八路军留守部队司令员,保卫延安的军事经历;盛平的《萧劲光在衡宝战役中》和《萧劲光在平津战役中》,主要讲述萧劲光在衡宝战役和平津战役中的作用;吴殿卿的《军旅生涯从中将起步》,主要介绍大革命时期萧劲光从苏联归国之后开启军事生涯的经历。
除上述介绍外,其他一些军事著作中也有不少与萧劲光相关的论述,如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委员会主编的《中国军事百科全书·马恩列斯军事理论军事思想分册》,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组织编写的《中国人民36位军事家军事思想精粹》杨国宇主编的《当代中国海军》等。
2.征文要求主题鲜明,观点明确,有深度,有价值,逻辑严谨,引证材料丰富,讲究学术规范。
4.文章打印统一格式。封面左上角注明“纪念罗坊会议召开80周年理论研讨会”征文。论文题目用宋体小二号字体加粗,正文采用仿宋四号字体,段落标题采用四号宋体加粗。正文前应有:内容提要(300字左右)、关键词、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务职称),用五号楷体字体。正文后请注明作者联系电话、电子信箱、通讯地址和邮政编码。注释一律采用尾注。论文统一用A4纸,双面打印。
5.征文截止日期为2010年9月30日(以寄出地邮戳为准)。论文作者须提供打印文稿(一式5份),并提交论文电子文稿(word文档格式排版),主办单位将组织专家对论文进行评审,评审通过者邀请出席研讨会。
2.省略,邮件主题请标明“纪念罗坊会议召开80周年理论研讨会”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陈世利(1963.2-),男,汉族,福建省福州市人,(福建师范大学人民武装学院国防教育系)讲师,本科, 主要从事国防、军事理论研究。
一是普通高等学校应尽快落实军事教研室的编制。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规定“学校应当在教育行政部门核定的教师总编制内,按照军事课程教学任务配备相应数量的合格军事教师。”。[1]教育行政部门和普通高等学校,要把军事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发展规划。军事理论课应按什么样的比例配备教师,现在还没有规范性的文件规定。通过调查、研究、分析,笔者认为,高校军事教师与学生的比例,按学校年招生人数和学校军事教育具体情况配备,比较符合高校军事教育实际需要。年招收2500―3500名新生的学校配4―5名教师;3500名新生以上的学校配6―8名教师比较适宜。
二是切实搞好普通高等学校军事教师培训和进修工作。军事教师的培养和进修,可采取教育行政部门或军事部门依托军事院校直接进行培训。也可利用现有相关专业招收国防教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或举办在职攻读国防教育方向的硕士学位班,培养高层次军事教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有计划的对军事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和短期轮训,特别要加强对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培养,把计算机知识、技能和辅助教学能力的培训作为教师全员培训的突破口,提高教师获取知识,接受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军事课教学水平和任教能力。
三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把军事教师专业技术职称纳入正常的管理渠道,实施规范化管理,切实解决军事老师职称评聘问题。
教学内容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共同中介,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提供智力价值高的教学内容。[2]军事理论课教学内容,2007年2月教育部、总参、总政联合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中规定了五个方面,有18项教学内容,教学时数为36学时。在一个时期内,《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相对稳定既符合课程教学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实施课程教学和评估的客观需要。但是,随着新世纪、新阶段社会加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新军事革命正朝着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宽度的迅猛推进。教学内容超越《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和教材,则成为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教学内容不变则不利于教学的深化和教学目的的最终实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有限,远不足以详尽地讲授这五方面的全部内容。同时大纲也规定了“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和专业课特点,适当调整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内容”。[3]这就客观上存在着要科学设计军事理论课课题问题。
一是要与时俱进地调整和丰富军事理论课的教材内容。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与世界政治军事密切相关,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因此它的内容、知识体系是动态的、发展的。应该对现行教材进行梳理,对军事思想、中国国防等基本知识部分予以保留的同时,删减与时展不适应的内容,把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中外军事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补充进去,尤其是增加新军事变革和信息化战争等方面的新内容,使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更具时代特色,让学生在军事课上了解最新的军事动态。例如,大纲上规定的精确制导武器、电子对抗技术、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等课题,目前都与信息化战争这个课题相关联,可以合并到信息化战争课题中。
二是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涉及的内容、知识多,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统筹兼顾、科学设计。精选教学内容时,要注意各章节的具体特点,各有侧重,科学加以优化。军事思想部分,应以军事思想学生了解古今中外军事思想发展史和主要人物军事理论的基础上,把握古代与近现代军事思想的精髓;国际战略环境部分应以周边安全环境和国际热点问题重点,增强学生的危机感,提高国防意识;军事高技术部分应以我军的高尖技术为主,鼓舞学生士气,激发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信息化战争部分应以学生了解信息化战争的特征为主,树立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信心。中国国防这部分,以了解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为重点,使学生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
三是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军事理论课的内容大多与各专业教学内容不直接挂钩,要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必须把学生最关注的世界热点,最新信息及相关前沿问题及时纳入到教学内容当中,激发学生学习军事理论的兴趣,使军事理论课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为此,军事教师要及时跟踪了解时事形势,尤其是热点问题的发展变化,及时搜集、整理有关时事性资料,为及时更新完善教学内容,提供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增强教学内容的适应性和针对性,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是对理论性强,抽象思维多的课程内容,宜采用教师讲授与提示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较短的时间内有重点地、系统地阐述知识,学生可以用较少的精力,获取更多的知识,尽快地掌握课程的理论体系,把握学习重点。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有针对性地讲一些本专业在军事上的应用的问题。如给计算机专业学生讲军事高技术,可重点介绍计算机网络信息战理论;黑客、计算机病毒在信息战中的运用等内容。由于有了专业基础,学生会觉得亲切,理论即使适当深一点也容易接受。在教师精讲的基础上,制作指导型多媒体教学课件,对教学内容进行图解化、形象化,以提高教学的直观性。还可充分运用视频动画技术,插播影像资料,提高教学软件的动感和流畅性,使军事理论课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二是对常识性的课程内容,可采用以学生自学、讨论为主、教师施行辅导的模式进行。军事理论课并非所有的章节都需要教师进行讲解,比如,将一些理论性不太强、比较容易理解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学,这样可以避免教学浪费;对当代热点问题,则采取讨论与探究结合的方式,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探究中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这里只起辅导作用。
三是通过远程教育方式开设网上课堂,开展网络教学,采取“讨论式”、“解答式”、“辨论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在网上解答同学们提出的有关问题,激发学生们学习热情,学生通过网上课堂的学习,进一步了解了该课程的学术研究动态,便于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所需的知识和信息。实践证明,军事理论教学实现网络化教学,不仅节约财力、人力,而且提高了军事理论教学质量,必将成为军事理论教学的发展方向。在军事理论课教学实践中,还可以同时将自学、讨论、观看影音材料、探究式、实地参观、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
一是考试内容遵循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原则。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理论知识是实践、创新的基础,实践是对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是创新的载体。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茫然实践是“空中楼阁”;但没有广泛、深入的实践,而一味地学习理论是“无源之水”。因而,军事理论课考试的内容,应遵循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以理论知识为主的原则。
二是试题的形式遵循主观题与客观题相结合,侧重于主观题的原则。主观题测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主要以论述题的形式进行。学生可以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就国际军事形势、军事高科技的发展趋势等问题的阐述,谈自己的观点和设想。主观题与客观题相结合的实质是考查学生对军事理论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同时也是考查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侧重于主观题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用,让其对客观事物进行评价、分析,理性地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
三是考试成绩遵循平时成绩与考核成绩相结合,侧重于平时成绩的原则半岛官方体育。考核成绩是指军事理论教学结束时以试卷形式检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情况。平时成绩指在军事理论教学期间及非教学期间参加涉及军事知识的校园文化活动情况。随着军事理论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军事教育的形式、手段、途径多元化后,撰写课程论文将成为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方式,得到普遍运用,届时平时成绩以课程论文的水平为主,是最为理想的。
[1]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Z].第八条.2007.02
[2]王高生,吴道全.浅谈军事理论课教学的整体优化.《学生军训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选》[C].2005.04,241-249
茅元仪是明末的军事家、文学家,字止生,号石民,归安(今浙江吴兴)人,生于1594年,卒于1640年。自幼喜读兵农之道,成年熟悉用兵方略、九边关塞,曾任经略辽东的兵部右侍郎杨镐幕僚,后为兵部尚书孙承宗所重用。崇祯二年因战功升任副总兵,治舟师戍守觉华岛,获罪遣戍漳浦,忧愤国事,郁郁而死。茅元仪目睹武备废弛状况,曾多次上言富强大计,汇集兵家、术数之书2000余种,历时15年辑成《武备志》。
《武备志》是中国明代大型军事类书,是中国古代字数最多的一部综合性兵书。《武备志》,又名《武备全书》,二百四十卷,文二百余万字,图七百三十八幅,卷首有李维祯、顾起元、张师绎、朗文焕、宋献、傅汝舟诸序。宋献序曰:“其所采之书二千余种,而秘图写本不与焉;破先人之藏书垂万卷,而四方之搜讨传借不与焉。”(1)其为日凡十五年,而毕志一虑,则始于万历己未(万历四十七年,1619),竟于天启辛酉(天启元年,1621),全书分五门:《兵诀评》十八卷;《战略考》三十三卷;《阵练制》四十一卷;《军资乘》五十五卷;《占度载》九十三卷;五门又分为一百八十六个子目,纲目明晰;本书自成体系地对中国军事理论进行集大成的总结,特别是对当时的国防形势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对我们研究明代后期的交通、地理、兵力、武器、海外关系均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被誉为“军事百科全书”。
明茅元仪辑,240卷,文200余万字,图738幅,有明天启元年(1621)本、清道光中活字排印本、日本宽文年间(1661~1672)须原屋茂兵卫等刊本流传。清乾隆年间被列为。茅元仪的《武备志》因收入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图而备受关注。2005年,值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之际,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研究员潘铭桑先生撰写了《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在郑和研究上的价值》一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武备志》的版本。
关于《武备志》的研究现状,有内蒙古师范大学姜娜历史文献学硕士论文《茅元仪与〈武备志〉》,侧重从历史文献角度研究《武备志》的成书、版本、编纂体例等。华中师范大学赵娜《茅元仪〈武备志〉与戚继光著述关系考》及其历史文献学博士论文《茅元仪〈武备志〉研究》,前者主要对茅元仪所著《武备志》大量征引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相关著作做出分析说明,后者侧重探讨了《武备志》成书背景、内容及其历史文献价值。首都体育学院刘容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论文《〈武备志〉中武术内容的整理及其价值的研究》,系统全面的对《武备志》中的武术内容进行研究分析。许保林《〈武备志〉初探》,着重从军事学角度对《武备志》的军事学价值进行探讨。内蒙古大学云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论文《〈武备志〉――〈译语〉中的蒙古语研究》,此文从语言学角度以明朝天启年间出版的《武备志》第227卷中的《译语》为主要材料,对《武备志》进行系统研究。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生李训样博士的《古阵新探――新出史料与古代阵法研究》,依据银雀山汉简、马王堆帛书、上孙家寨汉简、俑坑军阵等考古资料,分别从军事技术、社会史、文化史的角度对中国传统阵法的结构、运用、演变进行了详细阐述,特别针对“阵间容阵”、“车战”、“八阵图”等阵法类的传统话题进行了梳理和新解,这些问题在茅元仪的《武备志》中都有所体现,对研究《武备志》的相关阵法问题有重要参考价值。西北大学王路平的硕士论文《宋代阵法与阵图初探》主要研究宋代的阵法,这些阵法大多收录于《武经总要》,而《武备志》的编纂相当程度上借鉴了《武经总要》,故而其研究成果有一定意义。另有宁夏博物馆王丽华有《〈武备志〉四种清版述略》(2),考证《武备志》四种清版的差异,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周运中有《论〈武备志〉和〈南枢志〉中的郑和航海图》(3),文章对故宫珍本丛刊之《武备志》、清初删改版《武备志》及明末《南枢志》三本记载之《郑和航海图》做比较,去伪存真。
《武备志》的编辑、刊行对改变明朝重文轻武,武将多不知兵法韬略,武备废弛的状况有现实性的意义。它设类详备,收辑甚全,是一部类似军事百科性的重要兵书。其中存录很多十分珍贵的资料,如《郑和航海图》、杂家阵图阵法和某些兵器,为他书罕载。故该书在军事史上占有较高地位,为后世所推重。
《武备志》的价值首先在于它辑录了古代许多其他书中很少记载的珍贵资料。如一些杂家阵法阵图,这是在专门研究阵法阵图的著作如《续武经总要》中都没有记载的,但在《武备志》中却有详细的记载。尤其是它收录了“郑和航海图”,“航海天文图”以及明代一些少见的舰船兵器及火器等,更显可贵。另外,它图文并茂,全书附图七百三十八幅,除《手段诀评》和《战略考》外,都有大量附图,生动形象,使我们可以在数百年后看到古代兵器、车船等的形制以及山川河流的概貌。其次,《武备志》也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总的说来,《武备志》是历代兵学成果的汇编,虽然包含的军事思想非常丰富,但不能把它们都看作是茅元仪的思想。然而,在序言及评点中,也可以看到茅元仪的一些军事思想以及他精辟的看法。简单地说,茅元仪在《武备志》中表现了要加强武备,富国强兵等思想。他认为:“人文事者必有武备,此三代之所以为有道之长也。自武备弛,而文事遂不可保。”(《自序》)他痛斥当时的士大夫不习兵事,遇有战事就惊慌失措,束手无策。他提出:“惟富国者能强兵(《军资乘・饷・序》)。他还主张开矿、屯田,发展经济,军队必经常训练,兵之有练,圣人之六艺也。阵而不练,则土偶之须眉耳”。在国家防御上,他主张边、海、江防要并重,不能有所编颇,使敌人有机可乘。他还认识到物极必反的道理,指出:“夫极盛者,必极衰,天道然也”。“然衰极则盛,理之常也。”他用这一道理论证盛世潜伏危机的道理,劝说朝廷振兴武备,提高警惕。他对历代的兵制,兵器等有自己精辟的见解。总而言之,《武备志》是一部以资料价值为主,理论价值为辅的大型资料性著作,它既保存了古代大量的军事资料,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材料,同时又为我们提供了无数的线索,称为之中国古代的兵书宝库实不为过。毋庸讳言,《武备志》也有其不足,如茅元仪在评论《三略》时认为是周代太公所作,而不知其书为伪托。诸如此类,不在少数。
[4]姜娜,《茅元仪与〈武备志〉》,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7]周运中,《论〈武备志〉和〈南枢志〉中的郑和航海图》,《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
1905年3月15日,左权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县平桥乡黄茅岭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幼年丧父,生活艰辛,但少有壮志。8岁入平桥小学读书。10岁那年,得知袁世凯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义愤填膺,写下“莫忘五九国耻”的大字。1916年他的三哥外出借粮,因饥饿无力滑进水塘淹死,使他愤慨于旧社会的不公。在亲友的资助下,升入县立中学后,他积极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参加了“社会科学研究所”,如饥似渴地阅读《马克思主义浅说》、《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开始接受革命思想,决心献身中国革命的斗争。
1924年3月,左权考入广州陆军讲武堂,同年11月转入黄埔军校第一期。1925年2月,由陈庚、周逸群介绍加入了中国。同年11月,被选派到苏联留学,先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后入伏龙芝军事学院。留苏学习期间,他勤奋刻苦,成绩优良。这些为他后来指挥作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30年回国后,左权到中央苏区工作,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一分校教育长、新12军军长、第15军军长兼政治委员、红1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了开辟中央苏区和五次反“围剿”作战。经长征到达陕北后,历经直罗镇和东征等战役。于1936年5月,出任红1军团军团长。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左权被任命为八路军副参谋长,前方总部参谋长,协助、指挥八路军开赴山西抗日前线,开创吕梁、五台、太行山抗日根据地。
1938年2月,八路军总部向太行山区挺进。日军4万兵力分三路进犯山西临汾地区。当时,正在八路军办事处,那里还有大批军需物资尚未送走。25日,日军3000余人向府城进犯。、左权身边只有2个连队。左权认为要运走临汾的军需物资,保证总部背后的友军安全转移,就必须打一仗,拖住敌人。同意左权的分析,当机立断,部署兵力阻击敌人。在敌众我寡的危险关头,左权命令部属将护送到20里外的安全地带,自己则不顾安危,坚持在前沿指挥战斗,与日军激战四昼夜,完成了掩护任务。
1938年4月初,日军3万余人,分九路向晋东南地区“分进合击”,企图消灭八路军主力、吃掉总部机关,摧毁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和左权等详细研究敌情,制定作战计划,决定主力跳出敌合围圈,转至外线作战,待机歼敌。左权深入前线指挥战斗。他利用长乐、马家庄、浊漳河15里狭窄河滩的地形优势,将有限的兵力分作三部分,布成口袋状。4月16日,敌3000余人钻进口袋之后,左权率部与129师协同作战,以急袭手段,将长蛇般蠕动的日军队伍斩为数段,血战一天,全歼该敌。敌旅团长苫米地率3000精兵前来长乐增援,被我打援部队击溃。这时,各路敌人纷纷回窜,我八路军乘胜追击,在张店歼敌千余人,连克长治、沁县等18座县城,彻底粉碎了敌人的“九路围攻”,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
1940年8月至11月间,左权协助指挥“百团大战”。10月30日,左权指挥八路军分四路将武乡县关家垴、柳树垴一带的敌人团团包围,展开猛烈的攻击,战斗十分激烈。八路军炮兵摧毁敌前沿阵地,突击部队冲杀达五个小时。经过几昼夜的激战,8000余人的冈崎大队最后剩下30多人。在、左权指挥下,历时百天的“百团大战”取得了辉煌战果,毙伤俘日伪军4万余人,粉碎了日本侵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分割封锁的“囚笼政策”,遏制了投降派制造的投降危机,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和八路军的威望。
1941年11月,日军4000余人疯狂扑向地处黎城、辽县、武乡之间的黄崖洞,企图一举摧毁设在洞南水窑山下的八路军兵工厂。左权直接指挥总部特务团抗击敌人。战前,左权指示部队先在山口处顶两天,杀杀敌人势头,在二道防线再顶两天,然后再上高山,待增援部队赶到再来个反包围。左权特别指出来犯之敌是具有山地进攻作战经验的日军精锐部队坂垣师团,要充分估计敌人从东西两面进攻的严重战情。10日傍晚,敌兵分两路进抵上河、赵姑村和上下赤峪一线。当日夜,敌先头部队接近槐树坪,偷袭南口,遭打击后,其主力被迫提前展开。11日拂晓,敌向南口阵地急袭三次未逞;天亮后,又在炮火掩护下再次发起强攻,并向八路军前沿和纵深阵地施放毒气。左权立即指示特务团抢救中毒人员,坚守勿出,待机破敌。经过八昼夜激战,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在兄弟部队、工人、民兵的支援配合下,以1500余人的团队抗击5000多敌人的进攻,仅以伤亡166人的代价,赢得了歼敌1000余人的重大胜利,“开中日战况上敌我伤亡对比空前未有之记录”,创造了抗日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在《1941年战役综合研究》中指出,黄崖洞保卫战“应作为我1941年以来反‘扫荡’的模范战斗”。
1942年5月,日军纠集3万余兵力,分五路向总部进行报复性奔袭式的大“扫荡”,当时总部只有2个团守备,情况十分危急。、左权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总部机关分路突围,2个团在东西两头阻击掩护。突围战斗由左权统一指挥。24日,机关趁暗夜转移,一个晚上突破了敌人三道封锁线,队伍正在十字岭吃饭,突然两翼受到1万多敌人的包抄袭击。左权一边命令部队坚决阻击,一边组织机关人员突出山口。26日上午,总部机关终于突出重围。左权检查部队人员,发现担文件箱的人还没有上来。这时警卫连长要左权赶快离开这里,但他不顾个人安危,决心率领最后一批人冲出敌人包围圈。当队伍冲到最后一个严密封锁点前面,左权不幸被敌人的炮弹击中,为国壮烈牺牲。
左权是党内难得的既有理论修养又有实践经验的优秀指挥员。他吸取国外的经验,结合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提出了治军、建军的许多建议,并总结出当时作战的八字方针――“秘密、迅速、干脆、坚决”。他牺牲后,在《左权同志碑志》中写道:“壮志未成,遗恨太行。露冷风凄,恸失全民优秀之指挥。”左权短暂的一生留下了丰厚的军事遗产。他著有《论坚持华北抗战》、《埋伏战术》、《袭击战术》、《论军事思想的原理》等军事论文,并与合译《苏联红军新的步兵》,其中《论军事思想的原理》一文深刻阐述了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军事思想产生的条件、规律、现状及特点。他所阐述的军事思想,构成了军事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
作者:小编